【科智碩108 吳思緯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吳豐祥教授之「科技與創新管理」課程,於2019年11月20日邀請HTC資深經理曾裕源學長(政大企研所第37屆)蒞臨課堂演講,分享技術移轉及智財相關「技術授權實務」議題,曾經理先與同學們說明技術授權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再搭配個案及時事新聞深入討論,最後藉由問答時間與同學互動,讓本次演講在精彩的對談中落幕。
曾經理以「中美貿易戰」破題,點出5G時代即將來臨並成為全球數位的重要基礎,企業必須確保數據及智慧財產權不被竊取,而美國首要目的是防止智慧財產權被轉移、商業機密遭竊取。曾經理接續提出「Google為何花11億美金買下HTC部分團隊與專利?」「花21億美金併購Fitbit?」「併購對Google來說為何重要?」等問題引導同學深入思考,他認為台灣企業具有技術實力、擁有並重視智財權,這是Google選擇台灣做作其硬體與軟體集成、研發和人工智慧領域核心基地的重要原因。曾經理更提到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申請專利進行保護,以及善用專利授權的重要性,進一步說明企業在技術授權過程中,對合作廠商與員工要求簽訂NDA (Non-disclosure agreement)保密協議等皆是不容忽視的細節。
曾經理透過Microsoft授權金佔其營收的比例,提醒大家技術授權的重要性,並用高通的個案進一步說明:雖然很多高通晶片具有標準必要專利SEP (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但因其收受授權金方式特別嚴苛,為此經常遭到各國廠商抗議,甚至惹上訴訟。權利金究竟該怎麼收確實是門大學問,曾經理說明以被授權方而言,在進行技術授權前,需要多方謹慎評估的標的包含:Vender(賣主)公司資本額、營收狀況、產業競爭者、專利獨特性(是否與其他第三方擁有相關的專利)、專利使用目標以及專利的有效期等。此外,專利授權合約除了含有技術資訊外,往往包含商業和法律層面,乃至各國相關稅法。至於open source相關授權,曾經理亦準備Microsoft案例的相關資料於課堂中分享給同學。
在講演的尾聲,曾經理列舉企業建立創新模式的5大組織DNA,分別為:創新能力、全球化能力、強而有力的行銷能力、完美的產品品質、以及在特定產業領域的領導地位。曾經理強調:創新若無法商業化,其價值幾乎等於零。在本次演講中,曾經理不吝於分享自身求學經歷,鼓勵同學們利用研究所的時間多元學習,在修習科管與智財的相關課程外,能進一步強化基礎財務管理、稅務、行銷與英語能力等,勉勵同學拓展視野並提升競爭力。

曾裕源經理於演講後與吳豐祥老師及全體同學合影【照片/吳思緯提供】

曾裕源經理與吳豐祥老師合影【照片/吳思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