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聚交流分享】实践「游中学」的蓝图—科智所交换经验传承与资源分享会

  • 2025-10-29
  • 黄钰婷
【114级科管组蔡宜恬撰稿

2025
年10月21日中午,政治大学科智所举办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师生交流会。这场活动不仅是例行的分享,更是为处于学术与职涯十字路口的研究生们,提供一个探索学习边界的平台。活动汇聚了学辅老师洪淑瑾、智财组廖家仪学姊与科管组林君燕学姊,共同就「资源善用」、「人生选择」与「海外实践」等关键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活动由学辅老师洪淑瑾的分享揭开序幕。她首先为在场同学构筑了一张校园支持网络的地图。洪老师深知研究生在研究旅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因此她详细介绍了系所与校方能提供的各项学辅资源、提供了具体的沟通策略与建议,鼓励同学主动厘清期望,善用这份最核心的学术资源。

这是一张图片

紧接着,交流会的核心转向「实践者的海外洞察」。智财组的廖家仪学姊以其在波兰的交换经验,为在场同学带来了关于「选择」的深刻反思。她开宗明义地指出,交换决策的核心在于「彻底厘清自我需求」。她坦率建议,特别是 25 岁以上的同学,在投入时间与金钱成本前,更应深入思考这趟旅程与未来职涯的「机会成本」。家仪学姊也生动地分享了交换的具体收获:在宿舍生活中,她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了丰富的文化、美食交流;在课堂之外,她也积极把握难得的机会,如亲临现场聆听萧邦音乐会,将学习的场域延伸至整个城市。她最后以「全心全意往下个目标前进,让人生没有遗憾」总结,这份决心与勇气深深感染了在场同学。
这是一张图片

若说家仪学姊提供了「战略层次」的思考,科管组的林君燕学姊则以其法国第戎勃根地商学院的经验,提供了一套务实的「战术行动蓝图」。她首先强调「充分搜集资料」的绝对重要性,建议同学务必多方阅读他人的交换心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规划行程。她的分享充满了实用的生活智慧,从「住宿地点的选择」到「如何善用学生优惠」,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交换生活的真实样貌。君燕学姊形容,这趟花费约四十万的旅程是「给自己一个毕业前的礼物」。这份礼物的价值,显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那份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宝贵历程。

这是一张图片
活动尾声,科智所所长庄弘钰以科智所「书中学、做中学、游中学」的核心精神,为整场分享会做出总结。他勉励在场同学应效法学姊的精神,勇敢地将学习的触角从书本延伸至更广阔的世界。系所助教翠娥姐也从实务角度贴心提醒,建议同学可考量在论文口试后再行出发,以便更无后顾之忧地全心投入交换生活。

这场交流会从校内资源的盘点、心态的准备,到海外实践的具体策略,为同学提供了清晰完整的指引。它不仅是一场经验的传承,更是一次深刻的启发,激励在场的每一位科智所学生,主动去思考、定义并实践属于自己的学习座标。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