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行銷課程校外參訪:當代美術館「晃|影」

  • 2018-05-17
  • 科管智財所
【科智所碩106鄭絜文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張瑜倩教授於5月3日「藝術行銷」課程帶領與課同學們前往當代美術館參觀Steve McCurry個人攝影展「晃|影」,並邀請「晃|影」策展人陳昌仁老師親自帶領學生參觀、講解作品意涵、策展規劃並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陳昌仁老師利用各種不同的媒材呈現不同作品的意象;以擺放在展區入口Steve McCurry最著名的作品《阿富汗少女》為例,將兩張相同的肖像重疊,並將置前的肖像切割、解構,以前後交錯的畫像及再拼貼的做法重新還原了這幅作品,並給予其新的立體維度的思維,讓觀展人不再僅能侷限於平面的畫作,而是能更真實地去體驗作者與象中少女的互動。
陳老師甚至將展區擴大至博物館周遭,在戶外區放置了《色素孢箱在跳舞》裝置藝術並同時播放音樂,目的即是希望提供民眾「聚會交流」的場所。陳昌仁老師表示希望大家能「跳脫舒適圈,藉由藝術去嘗試更多沒有嘗試過的東西」,而展出的色箱則是以深海中會依環境變色的章魚為發想、參考展出作品色調製作而成的。
  不論是戶外的《涉影》展區及二樓互動展區,整場展出著重於觀展人的訊息接收及體驗,透過走入水幕、穿越玻璃牆、幻燈片拍攝及撥放等手法,讓觀展人彷彿「身歷其境」。在展區間亦能看見許多McCurry冒著生命危險拍下的照片,例如:在困頓生活中求生的人們、戰亂遺留下的殘骸、極富動態美感的《沙塵暴》等,藉由這些照片傳達的內容及互動,將觀展的層次抬升,不僅是停留於表象美麗的「看」,而是能「見」到作品內在靈魂及作者想表達的更深層的意象。
        策展人必須要做到同時平衡觀眾、展覽空間及作品,是一項不容易的職位。在分享與交流的過程中,陳昌仁老師提及,因本身背景關係,展出的形式內容創意皆在一至三個月內即完成規畫,但策展過程中最辛苦的,不是思考如何去呈現藝術,而是在人事溝通協調,在六個月策展期間,也幾乎都將時間耗費在這方面。透過這次的戶外參訪,修習藝術行程課程的同學們除了了解每件作品背後具備的意義並培養與「美」的相處,但了解「如何策展」以及如何透過策展人的觀點,重新詮釋藝術作品並將其有系統化地整理並展出,亦是本次的參訪主要學習心得。
 
This is an image
(上圖為科智所張瑜倩教授與修習藝術行銷課程學生與策展人陳昌仁老師交流結束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