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區域創新的迷思:重新思考科技與創新投資的評估準則

  • 2025-11-04
  • 黃鈺婷
【博班113級陳懿軒撰稿】
「什麼樣的創新值得投資?」2025年10月31日,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邀請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工程與社會系的 Rider W. Foley 教授,為師生帶來精彩演講。Foley 教授是「負責任創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領域之領先學者。他的研究涵蓋科技治理、區域創新、環境永續,聚焦於探討創新流程及其社會影響。

這是一張圖片

Foley 教授以〈The Myth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Exploring Alternative Assessment Criteria to Assess Investmen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為題進行分享。當世界各地積極投入科技與創新計畫時,人們普遍相信資金越多,創新成果就越豐碩。然而,Foley 教授提醒我們,這種信念可能隱含一個危險的假設:創新是否真的能帶來我們期望的未來?他的研究挑戰了「創新投資等於社會進步」的思維,提出另一套評估模式,帶領我們重新思考科技發展的目的與價值。
Foley 教授以鳳凰城、亞特蘭大與雙子城三個美國城市區域為例,探索區域創新系統如何面對永續挑戰。他以超過140場訪談與3000頁逐字稿為基礎,從受訪者敘事中分析他們如何辨識「責任意識」。他並未直接詢問受訪者有關永續、平等或倫理相關議題,而是讓受訪者講述自身創新故事,從中抽取他們對各方角色與責任的理解。這些故事反映出創新參與者如何看待彼此的分工,以及在推動創新時的優先考量。
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仍以經濟報酬作為創新的主要目標。關於環境保護、社會公平的內容較為稀少,性別平等的議題更是幾乎未被提及。此一趨勢說明,在創新生態系中,倫理與永續方面的思考是相對缺乏的。此外,創新參與者傾向專注於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將社會與環境目標歸屬於政府或其他組織,形成潛在的責任轉移現象。

這是一張圖片

Foley 教授進一步比較三個城市的文化與制度差異。亞特蘭大受到宗教與階級分化的影響,地方政府在監管上傾向寬鬆;雙子城擁有深厚的工業歷史與財富基礎,但兩市之間缺乏合作;鳳凰城展現西部開放的精神,然而投資偏向房地產,使科技創業的資金來源有限。這些區域的創新實踐說明,創新必須考慮歷史、文化與制度,而無法套用單一模式。

最後,Foley 教授指出,創新的評估標準需要回到社會的脈絡思考。他從既有「責任創新」的理論出發,透過區域比較分析指出創新治理中存在的責任落差,並反思「道德分工」與「多準則評估」的可能。其觀點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科技創新的價值不應止於市場效益,而在於能否回應地方社群的需求,並為未來世代創造更具包容與永續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