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級智財組吳若微撰稿】

114年4月21日的「智慧財產管理」課程,特別邀請到世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暨執行長林家聖(智財所93級校友),為同學們介紹智財佈局與企業經營策略。本次課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陳詩欣老師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實務」課程聯合開設,使兩校不同背景的學生得與講者互動,並進行多方交流與討論。
在上半場演講中,林董事長著重於智財佈局與企業經營策略,探討研發與智慧財產是如何透過協同作業機制,達成共享目標 (shared goal) 之綜效。在邁向技術創新與商業成功的道路上,智慧財產權已非僅是法律工具,更是企業策略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林董事長點出了智慧財產佈局於企業決策中之重要性 —— 擁有創新成果並非終點,企業亦應思考,如何透過商品化與貨幣化,將智慧財產轉化為實質的經濟效益,創造多元獲利。

(圖2)
「以終為始」的策略思維對於智慧財產的有效佈局至關重要,林董事長以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引導學生從上位思維出發,層層拆解目標與手段的邏輯關係,以釐清實現經營目標所需之具體手段與架構為何,透過預先設定價值主張,得以在市場變化中做出完整的策略規劃。
在專利分析實務中,企業可從主體(如申請人與現有權利人)、客體(技術範圍與應用)與狀態(專利引證與有效性)三個維度進行交叉比對,進而在研發選題上做出差異化、掌握競爭者動態並發掘潛在合作夥伴。透過拆解供應鏈、專利檢索與利用商業資料庫,企業亦能具體掌握技術脈絡與市場佈局趨勢,提升策略決策的精準度。

(圖3)
此外,林董事長強調,專利侵權訴訟為一達成商業目的的「手段」,而非最終「目的」,靈活運用其專利的策略性運用可協助企業獲取經濟利益(如加速商業談判,甚而直接爭取訂單)。
演講的後半場聚焦於 AI 輔助工具在智慧財產情報工作中的應用。透過 AI 技術整合商品化資訊、產業報告與專利檢索等龐大資料,不僅大幅提升專利分析的效率與準確性,更能迅速產出各國專利資產的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報告,使企業得更全面地掌握產業趨勢與潛在風險。
是以,正如周延鵬律師於《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所言,「專利品質是價值的前提,專利價值是品質的實踐。」專利的價值實踐固然以其內在品質為根基,而唯有當其建構於有效與優化之策略佈局時,始得有效發揮智慧財產所乘載之競爭優勢與經濟效益。


(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