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級科管組林子芃撰稿】
2025年10月15日由鄭至甫老師開辦的創業與新事業發展課堂上舉辦「新創事業:創新創意與創業募資」專題講座,邀請台新新光金控創投總經理林宇聲先生主講。此次活動目的是結合課堂上創投個案的理論與實務,讓學生從真實創投經驗中理解創業、募資與企業成長的運作脈絡。
從創投經驗看新創運作模式
講座以「新創事業與創投思維」為主軸,林總經理首先介紹自身經歷,說明創投分為「企業創投(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與「財務性創投(Financial Venture Capital)」兩種類型,前者著重整合上中下游資源,後者以投資報酬為主要考量。他以多個實例展示創投在產業鏈中的角色,並以自己經濟背景親切地將經濟學原理帶入日常生活,例如以「買黃牛票」說明機會成本與消費者剩餘,還有「易腐商品與行為慣性」探討市場區隔與資源配置,讓理論知識更貼近實際應用。
從痛點到創新實踐
林總經理強調,「創業不是開公司,而是解決痛點。」他以東聯互動(7738)為例,指出外籍勞工常因銀行營業時間受限、手續繁瑣與高額費用而無法順利匯款。該公司透過行動應用程式(APP)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不僅便利移工,也協助雇主改善支付流程,充分體現創新服務的社會價值。他進一步說明創業計畫書的重要章節,包括痛點分析、營運與營收模式、目標客群、導客管道、財報預算、估值與股權機制等。
林總經理同時以投資人的角度分享審視新創案的思維:「我為什麼投資你?」與「我怎麼防止被投資人引狼入室?」他指出創投失敗的主因在於「資金不足(38%)」與「缺乏市場需求(35%)」,因此評估新創案需兼顧創新性、可行性及市場發展潛力。此外,他提到投資過程中常出現理念衝突,建議不要把創投看作是選擇題而是申論題,把所有可能攤開來討論,說不定會出現魚與熊掌之外的選擇。
在第二階段的個案討論中,林總經理帶領學生以「企業是否應該投資球隊」為題進行分析,探討企業投資運動球隊的效益與挑戰。與會者指出,投資球隊有助於品牌曝光、凝聚地方情感並提升員工士氣,但同時也需面對主場經營、成本負擔及文化形象等課題。講者也引導學生比較「贊助」與「擁有」的差異,並以「Bottom-up 與 Top-down」策略思維,說明如何在品牌經營與資源配置間取得平衡。
林總經理同時以投資人的角度分享審視新創案的思維:「我為什麼投資你?」與「我怎麼防止被投資人引狼入室?」他指出創投失敗的主因在於「資金不足(38%)」與「缺乏市場需求(35%)」,因此評估新創案需兼顧創新性、可行性及市場發展潛力。此外,他提到投資過程中常出現理念衝突,建議不要把創投看作是選擇題而是申論題,把所有可能攤開來討論,說不定會出現魚與熊掌之外的選擇。
在第二階段的個案討論中,林總經理帶領學生以「企業是否應該投資球隊」為題進行分析,探討企業投資運動球隊的效益與挑戰。與會者指出,投資球隊有助於品牌曝光、凝聚地方情感並提升員工士氣,但同時也需面對主場經營、成本負擔及文化形象等課題。講者也引導學生比較「贊助」與「擁有」的差異,並以「Bottom-up 與 Top-down」策略思維,說明如何在品牌經營與資源配置間取得平衡。
創新精神與實務啟發
本次講座不僅讓學生理解創投運作模式,更深化對「創業核心價值」的認識。林總經理以生動案例與實務經驗,讓理論課堂中的投資概念具體化,展現企業創新與社會需求間的互動。透過此次活動,學生得以掌握從創意發想到募資執行的全貌,體會到「創新即解痛點」的創業精神,並了解創投與產業結構的緊密連結,達到教學與實務相輔相成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