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资产诊断与运营】无形资产评价实务

  • 2022-12-27
  • 科管智财所

【科智硕111李欣屏报导】

  2022年11月22日在宋皇志老师「智慧资产管理」课程中,邀请现任PwC会计师黄小芬,前来分享「无形资产评价」的理论观念和实务经验。

这是一张图片


  黄小芬毕业于台湾大学会计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后,选择前往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回国后于PwC财顾部门服务,目前担任普华国际财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随着商业环境和法规的变化,近年企业对「无形资产评价」的人才需求大幅提升。黄小芬以「无形资产评鑑目的」作为开场,分享辨认「无形资产」的三大指标:具有可辨认性、可被商业控制、未来经济效益,并列举「艺术」、「行销」、「客户」、「技术」、「合约」五大类别对应的常见项目。

这是一张图片


  黄小芬首先分享「经济效益年期」的概念,说明当前「无形资产」可分为有限年期及非确定年期。前者之可利用性与经济价值贡献会随着时间改变,需依耐用年限据以计算摊销,例如:「专利权」会因法定期限届满而消灭,「技术」则受技术更迭及市场环境趋势影响,致使其丧失竞争力,经济价值下滑。后者包含商誉、商标、广播执照等项目,耐用年限于评价当下往往无法确认,故企业应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减损测试。


  简单说明「无形资产」的基本观念后,黄小芬为同学们介绍「无形资产评价」的三大方法,分别是:以类似资产之交易资讯评估的「市场法」、预估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收益法」以及透过重置资产成本估计的「成本法」。以十几年前曾红极一时的Blackberry为例,由于手机属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其商标价值和品牌与消费者偏好密切相关,且消费者轮廓和交易情境较难复制,故无形资产评鑑多半采取收益法,成本法次之。


  接着,黄小芬更进一步说明三大方法底下的不同计算方式与适用情境。举例来说,「成本法」是以重置资产之成本为基础,鑑于无形资产时常出现投入成本与报酬不成比例的情形,通常会用于评估内部研发系统。相反地,「收益法」着眼于未来所能创造的价值,较符合无形资产之特性而为交易市场所青睐。


  除了分享现行实务,黄小芬也不讳言「无形资产评价」眼下面临的挑战,点出目前市场存在资讯不对称、欠缺普遍可行的营运模式、智财数据库鑑置不够完善等问题仍待解决。最后以线上游戏平台的商标和电影版权两个案例,带领同学们一窥「无形资产」的实务操作。


  非常感谢宋皇志老师邀请黄小芬会计师分享无形资产理论与丰富经验,让同学们获益良多。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