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九说三十周年的学术讲座11月24日在政大商学院玉山国际厅登场,一百多位学生和教授前来共襄盛举。本场讲座由许牧彦教授开场,以「究策略之际,通理论之辩」表达策略九说的哲学理念,企业家如何采用各个学说,展示了企业经营中的算计、执着和命定之道。
策略九说是怎么来的?不同于其他学门通常由学者提出学术问题和概念,「企业问题与政策」议题的浮现是由一群实务人士提出。1964年政大企研所成立,由司徒达贤教授指导关于企业政策的课程,吴思华教授在1977年进入政大企研所就读硕士班,成为司徒教授早期的学生。在国科会的支持下,吴思华教授写完硕士论文后于管理评论的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一文,博士论文则延伸硕士论文的问题,更深入探讨企业经营的因果关系,策略九说的逻辑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毕业后于政大企管系任教的的十年中,吴思华教授指导约莫三十位学生,共同完成策略九说一书于1994年出版。
吴思华教授分享策略九说的内涵与演变
策略九说的内涵有其对应的理论,吴思华教授说:「我其实就像一位译者,让大四学生可以了解策略理论,这是我的教学经验。」策略九说主要讨论策略1.0和策略2.0,策略1.0关注的是如何从长期观点分配预算,未来如何勾勒?企业采用SOWT进行分析后,应该去思考复杂情境下企业的发展路径。策略2.0的起点是1980年SMJ创刊,企业政策议题偏向实务性思维,而学术期刊的成立使得「策略管理」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策略管理成为一门正式学门,讨论组织为何能生存、成长和获利?
经过三十年后,回顾策略九说少说了什么?吴思华教授提到创新典范的演化、策略3.0和4.0。创新1.0的来源是资本,讨论熊彼得创新和创业家精神;创新2.0以知识为核心,关注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创新3.0则呼应吴思华教授2023年出版的《寻找创新典范3.0》,以人文为核心和寻求社会共善。策略3.0进入到数码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传递和获取成为重点;策略4.0关注人文永续,核心议题是「可以用商业逻辑实现社会目的」吗?吴思华教授在《寻找创新典范3.0》ㄧ书中提出H-EHA架构来回答这个问题。
接着,吴思华教授向大家描绘对于新策略九说的图像。价值说的新想像是人本需求、效率说是自造共享、资源说是场域智识、结构说是地缘/意识形态、竞局说是无限赛局、统治说是配对交换、互赖说是社群连结、风险说是适应繁衍、生态说是创建生成,其中最深刻的体悟,策略2.0讨论的生态观念是命定,但到了4.0的观念则是创建。
最后,未来的经营管理之道将是培养智者,能够坚信承担、博爱众生、引领治理和依因待缘。司徒教授在吴思华教授报告完毕后,分享了对这场讲座的心得:「和吴老师认识近46年,他对策略理论的诠释相当完整,在几十年来成为众人讨论的架构,在未来展望上期待会有更多研究,领导学术界和实务届共同努力。」另外,本场讲座在入场时会发送九说明信片,邀请参与者写下心得或想说的话,并寄送到政大科智所给吴思华教授,吴思华教授会亲自回信,成为策略九说三十周年的缘分延续。
司徒达贤教授分享其与策略九说的连结和未来期许
吴丰祥教授提问策略九说在国家政策上的应用之道
本讲座一百多位与会者前来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