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级博生关欣撰稿】
2025年10月17日上午,国立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举办「晨光对谈」活动,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Pasha Mahmood 以〈学术出版的迷宫与挑战〉为题,与师生分享与交流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研究经验。活动于商学院912-2研究室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讨论充满启发与深度。
Pasha 教授为哈佛大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聚焦跨国企业与在地企业于新兴市场中的策略互动,同时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国际专家小组成员与东协转型地图共同策展人。他曾任职芝加哥 Gemini 管理顾问,并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及圣加仑大学任教。其研究成果刊载于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Management Scie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等国际顶尖期刊。其中,探讨孟加拉金融科技公司 bKash 的个案研究,更获得 2021 年 Ivey Publications「最佳销售个案奖」。
在分享中,Pasha 教授回顾自己二十馀年的研究旅程,谈及学术出版的挑战与心境转折。他指出,研究困难多半来自注意力的分散,而非能力不足。研究者必须先厘清「是什么正在干扰我」,才能重新聚焦于真正重要的问题。他强调,唯有深入了解期刊运作方式与学术社群的脉络,研究者才能有效规划进度与掌握投稿节奏。许多成功的学者往往同时维持数篇论文在不同阶段进行,以确保研究思考的延续与产出的稳定。
谈到投稿策略时,Pasha 教授建议研究者根据主题焦点、方法取向与读者群特性选择合适的期刊,并同时运行「挑战型」与「稳健型」投稿,以平衡风险。他提醒,审稿意见不应视为挫折,而应视为研究深化的契机。学者应以条理分明的方式逐条回应,清楚说明修订的逻辑与依据,使论文更具说服力与严谨度。
他进一步指出,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与寻找合适的合作夥伴。研究问题应兼具新颖性与重要性,能够回答「这个议题为何值得探讨」。合作夥伴则应重视理念契合与互补信任,而非名气。Pasha 教授特别强调建立学术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重要性,鼓励研究者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与工作坊,透过互动获得灵感并掌握领域趋势。
他以两句话总结研究者应有的态度:「Protect your heart」与「Respect your work」。前者象征在面对拒绝或批评时保持韧性,不让外界评价动摇热情;后者则提醒学者尊重自己的努力与成果,相信研究的价值。退稿并非否定,而是引导思考与改进的过程。唯有在反复修订与思考中,研究者才能逐步深化洞见与厚度。
Pasha 教授也分享自身对产学结合的观察。他认为,学术研究若能贴近实务问题,将更能展现综效(synergy),使理论更具解释力与应用性。企业个案能让研究者看见理论的侷限,而现场资料则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促进学术与产业间的知识流动。
交流过程中,师生踊跃提问,讨论围绕研究进度安排、投稿经验及职涯规划等议题。Pasha 教授以坦率与幽默的态度回应,分享他在多次退稿后重新出发的经验,并以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调整研究方向。现场气氛融洽,参与者从此次分享中获得实质启发,对学术发表与未来学术之路有更清晰的理解与信心。
活动尾声,科智所所长庄弘钰感谢 Pasha 教授分享,让师生更深入了解国际学术出版的运作,也激发研究者重新思考如何在挑战中保持专注与信念。庄所长表示,科智所未来将持续推动跨国学术合作,促进知识交流与研究能量的延展,提升与国际学界的连结。

